通化师范学院红色情景剧本沙盘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24-09-0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通化师范学院联合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红色情景剧本沙盘体验活动,通过体验红色剧本《播种星辰》,激发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体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政法学院院长,参加观摩。

红色情景剧本沙盘《播种星辰》以我国杰出的职业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黄炎培先生一生投身教育事业的真实经历作为主线的故事框架。参与体验的老师和学生们化身为黄炎培先生各个时期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一代教育家的师德师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整个体验过程分为四幕,贯穿黄炎培先生的教育生涯。


第一幕:初办学堂的筚路蓝缕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炎培先生率先踏入了教育的荒原,以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在艰难困苦中创办了最初的学堂。这一时期,他面对着资源匮乏、观念落后的重重困难,却从未退缩。他深知,教育乃国家之根本,学生之未来。因此,他坚持“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能够改变命运、服务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初办学堂的筚路蓝缕,是黄炎培先生教育生涯的起点,也是他“学生为什么而学,教师为什么而教”思考的原点。



第二幕:创办中华职业学校的开拓创新

随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入探索,黄炎培先生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毅然决然地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一创举,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大胆革新,更是对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诠释。他强调“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标志着黄炎培先生教育生涯的又一高峰,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幕:创办《救国通讯》振聋发聩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先生不仅致力于教育实践,还积极投身社会改革。他创办了《救国通讯》,以笔为剑,针砭时弊,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教育、关注民生。他的文章犀利而深刻,振聋发聩,唤醒了无数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通过《救国通讯》,黄炎培先生不仅传播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激发了广大民众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支持。

第四幕: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矢志不渝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先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他深知,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他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下一代的成长。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前行之路;他的事迹,如同一部史诗,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四幕故事情节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紧紧围绕着“学生为什么而学,教师为什么而教”的主题,将黄炎培先生那崇高而深远的教育家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以自身的言行树立楷模,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诠释教育者的神圣使命,更以深邃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育实践,为后世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

黄炎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他的一生,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最好诠释: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未来。

本次活动,为参与其中的师生们提供了一次独特而深刻的体验之旅,让他们以别样的视角深刻感悟了教育家精神的博大精深与时代光辉。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深入了解教育家精神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精神在当下社会中的宝贵价值与深远意义。

展望未来,老师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怀揣着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沃土。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的精神风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心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返回顶部